百科知识大全|植物知识|动物知识|生活技巧|健康养生|法律知识|法律案例|电脑技巧|手机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动物知识 → 列表
  • 江西鄱阳湖滩边发现江豚尸体,据悉今年已有多头江豚死亡

    江西鄱阳湖滩边发现江豚尸体,据悉今年已有多头江豚死亡

    9月3日,江西九江永修县鄱阳湖北岸,一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被发现死亡,其死因正在调查中。据悉,今年以来鄱阳湖水域已有多头江豚死亡。一段网络视频显示,一头已经死亡的长江江豚躺在湖滩上,头部附近有一摊暗红色的液体疑似血渍,附近有多条死鱼。视频发布者称,9月3日,露营的驴友在永修县鄱阳湖北岸发现了这头死亡的

    时间:2025-06-21 17:28:01人气:0

  • 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围场皇家螈

    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围场皇家螈

    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是一类产自河北围场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类。近期古脊椎所王原研究员课题组对新发现的8件化石材料进行研究,修订并补充了围场皇家螈的鉴定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新的研究指出成对平行骨化的下鳃骨 I 和 II 仅出现在幼体和幼

    时间:2025-06-21 17:27:59人气:0

  • 剑齿虎的分类及演化

    剑齿虎的分类及演化

    猫科动物是食肉类中最为特化的一类,其典型特征是:可伸缩的爪、短钝的吻部、发达的犬齿及裂齿、裂齿后的牙齿退化等。根据目前的化石记录,最早的猫科动物为出现于欧亚大陆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初期的原猫Proailurus,随后,猫科动物经历了快速的辐射演化,到中新世末,扩散到除澳大利亚、南极、南美以外的其他大

    时间:2025-06-21 17:27:58人气:0

  • 阿尔瓦雷斯龙类

    阿尔瓦雷斯龙类

    手指或脚趾数目的减少,在四足动物演化历程中出现过很多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化石序列”(这是一系列从原始到进步的马类化石,它们揭示了马类演化中四肢指/趾逐渐减少到一个的过程)。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杂志发表最新

    时间:2025-06-21 17:27:54人气:0

  • 库班猪的分类和演化

    库班猪的分类和演化

    库班猪(kubanochoeres)是曾经生活在旧大陆的一类体型巨大、具丘型齿的猪,主要分布于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在非洲和欧亚大陆都有发现。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对库班猪是否应建立亚科一级的分类单元始终存在争论,不同地点库班猪化石的分类和演化关系也存在许多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素宽和

    时间:2025-06-21 17:27:52人气:0

  • 三叠纪长背鳍阜康鱼的发现与演化

    三叠纪长背鳍阜康鱼的发现与演化

    8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与来自英国和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在英国《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新疆三叠纪斯堪尼亚鱼目阜康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科研团队运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揭示出阜康鱼头骨内部的一些解剖学特征与多鳍鱼类似,并将化石

    时间:2025-06-21 17:27:51人气:0

  • 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盔甲鱼类的三种生活方式

    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盔甲鱼类的三种生活方式

    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在线报道了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现最早的多鳃鱼类——锯齿宽腹鱼(Platylomaspis serratus gen. et sp. nov.),将多鳃鱼类的起源由早泥盆世提前至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向前推进了大约两千万年。同时,将多鳃鱼类的古地理分布从原来的华南板块扩展到塔里木板块,证明两大板

    时间:2025-06-21 17:27:46人气:0

  • 中国缙云甲龙的演化

    中国缙云甲龙的演化

    2月27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新种类甲龙类化石研究成果,该种类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缙云甲龙(Jinyunpelta sinensis)。该研究成果由浙江自然博物馆郑文杰和金幸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缙云县博物馆王琼瑛以及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东洋一等研

    时间:2025-06-21 17:27:45人气:0

  • 塔氏嵌齿象的发现及演化

    塔氏嵌齿象的发现及演化

    长期以来,嵌齿象类(gomphotheres)被认为是长鼻类演化的中心环节,它被认为是生存至今的真象的祖先类型,而剑齿象类(Stegodontids)、喙嘴象类(Rhynchotheres)、居维叶象类(Cuvieroniines)的起源都或多或少与嵌齿象有关。然而,嵌齿象同时也被认为是长鼻类演化中的问题属种及垃圾箱类群,历史上至少有

    时间:2025-06-21 17:27:43人气:0

  • 洞熊之德宁格尔熊

    洞熊之德宁格尔熊

    洞熊Ursus spelaeus(以及它的祖先类型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是第四纪欧洲的标志化石物种,也是人类最早认识到的化石物种之一。这种巨大的熊类曾经遍布欧洲,并以喜好在洞穴中居住而著称。在1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中,洞熊与古人类开展了无数次争夺洞穴的战争,最后以洞熊在17000年前彻底灭绝而结束。洞熊世代生活在

    时间:2025-06-21 17:27:38人气:0

  • 振宇梳齿龙的演化及最新发现

    振宇梳齿龙的演化及最新发现

    罗平动物群是我国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世早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群,类似化石组合也见于贵州盘县,又称为盘县动物群。长期以来,罗平动物群中发现了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包括多种爬行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因此也被视为二叠纪大绝灭后,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的典型代表。罗平生物群中的海洋爬行动物包括属种丰富的鱼龙

    时间:2025-06-21 17:27:37人气:0

  • 1.25亿年的恐龙滕氏嘉年华龙

    1.25亿年的恐龙滕氏嘉年华龙

    5月2日,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加拿大等地多家研究机构的古生物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报道了一种生活在距今大约1.25亿年的恐龙——滕氏嘉年华龙(Jianianhualongs tengi)。这是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身长略超过1米,前后肢及尾部均有大型羽毛。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恐

    时间:2025-06-21 17:27:36人气:0

  • 早白垩世原始鸟类:迷惑巾帼鸟

    早白垩世原始鸟类:迷惑巾帼鸟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托马斯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一早白垩世原始鸟类:迷惑巾帼鸟(Jinguofortis perplexus)。巾帼鸟的发现为讨论鸟类的早期演化、生态分异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表明发育的可塑性在鸟类演化早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时间:2025-06-21 17:27:30人气:0

  • 西藏始攀鲈的地理分布及演化

    西藏始攀鲈的地理分布及演化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地势高峻,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由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约5千万年前)所导致,然而对于高原如何隆起成今天的高度和规模,隆升过程中西藏地区环境曾如何演变,科学家们的认识分歧很大。关于隆起的时间,有观点认为高原在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早期就已经形成,并在渐新世(约3千万年前)或中

    时间:2025-06-21 17:27:29人气:0

  • 短耳褶纹鱼的分类及演化

    短耳褶纹鱼的分类及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卢静等人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者,对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约4.1亿年前)一新的基干肉鳍鱼类短耳褶纹鱼(Ptyctolepis brachynotus gen. et sp. nov.)的脑颅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取其中复杂而出乎意料的形态特征信息,显示斑鳞鱼类(斑鳞鱼、

    时间:2025-06-21 17:27:29人气:0

  • 原始龟类中国始喙龟的特征

    原始龟类中国始喙龟的特征

    龟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但其演化历史却是古生物学中最大的谜题之一:它们究竟是独立起源于无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没有其他开孔),还是与蜥蜴、鳄鱼和恐龙(包括鸟类)等一起,从双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还有两对颞孔)祖先演化而来?龟的身体结构与其他四足动物截然不同。它的躯干部分很短,并且被封闭的甲壳(背甲和

    时间:2025-06-21 17:27:22人气:0

  • 4.2亿年前身披奇特鳞片的古鱼

    4.2亿年前身披奇特鳞片的古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早期脊椎动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3月8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报道了楚步澜博士等的最新科研成果。他们描述了一种4.2亿年前身披奇特鳞片的古鱼——丁氏甲鳞鱼,为探索有颌脊椎动物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实证。作为志留纪潇湘脊椎动物群的新

    时间:2025-06-21 17:27:21人气:0

  • 新种红斑高山蝮的发现

    新种红斑高山蝮的发现

    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高原东南部,其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独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雪豹、兔狲、藏狐、岩羊、高山兀鹫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其中尤以雪豹最为著名。三江源地区由于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度大,温度低等原因,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很低。2016-2017年,

    时间:2025-06-21 17:27:21人气:0

  • 郑氏斗战翼龙的发现及演化

    郑氏斗战翼龙的发现及演化

    2017年2月16日,《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蒋顺兴和程心等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王孝理和张军强等关于翼手龙亚目起源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一研究报道的翼龙化石属于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标本产自辽宁建昌玲珑塔。这件标本的尾椎、翼掌骨和第五脚趾等

    时间:2025-06-21 17:27:13人气:0

  • 恐龙是怎么来的

    恐龙是怎么来的

    八百万年前,首先由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演变成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这其中一支爬行类动物演化为初龙类。最早的恐龙是体型较小的两足行走食肉类,但是大型四足行走的食植类也在三叠纪末进化出来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恐龙分化出一大批大型和小型的肉食类、笨重的食植

    时间:2025-06-21 17:27:10人气:0

  • 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

    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

    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道了一件发现于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Cruralispennia multidonta),揭示了尾综骨与尾羽在鸟类早期演化中是相互独立的,还发现了一类形态特殊的羽毛。 

    时间:2025-06-21 17:27:07人气:0

  • 价值28万纯血马在丽江“走失”

    价值28万纯血马在丽江“走失”

    9月25日,在丽江参加云南民族运动会马术比赛的一匹马走丢了,来自迪庆州的选手拉茸扎巴无比闹心。“前后不到10分钟,前后脚的功夫,马就丢了。”马主人拉茸扎巴说这匹马是他今年初花28万元购买的,在此次运动会上已斩获1000米、2000米、3000米速度决赛的二等奖,摘得3枚奖牌。拉茸扎巴介绍,作为迪庆州代表队的运动员,他和

    时间:2025-06-21 17:27:04人气:0

  • 四合当孤反鸟的发现及演化

    四合当孤反鸟的发现及演化

    最近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附近发现有一处新的鸟类化石产地,最初报道认为这一地点产出的所有鸟类化石都属于同一种今鸟型类:赫氏旅鸟(Iteravis huchzermeyeri)。早白垩世的鸟类化石产地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属种多样性上,一般都以反鸟类化石材料为主,因此四合当化石地点是目前发现的极少数以今鸟型类为主的早白垩世鸟类

    时间:2025-06-21 17:27:00人气:0

  • 成都13只2022年新生熊猫幼仔亮相

    成都13只2022年新生熊猫幼仔亮相

    据央视新闻消息,9月28日上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佳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下称:熊猫基地)2022级新生大熊猫宝宝在太阳产房隆重亮相。软糯的“团子”们一出场,便萌翻全场。此次亮相活动将“国宝”大熊猫与国庆、“国球”乒乓球元素相结合,展示成都熊猫基地科研繁育成果,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据熊猫基地有关负

    时间:2025-06-21 17:26:57人气:0

  • 梦中的史前巨鳄:梦境滨鳄

    梦中的史前巨鳄:梦境滨鳄

    主龙类有时又被称为初龙类,原义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ling reptiles)”,这一类群包括人们所熟悉的恐龙、翼龙和鳄类等化石及现代动物。在最早的恐龙出现之前,各种原始主龙类已经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爬行动物了,众多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错综复杂,历来是古生物学领域争论的热点

    时间:2025-06-21 17:26:54人气:0

关于百科知识大全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百科知识大全】 版权所有:百科知识大全 | 蜀ICP备202002978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提供以及部分原创,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