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大全|植物知识|动物知识|生活技巧|健康养生|法律知识|法律案例|电脑技巧|手机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养生 → 土茯苓背后的故事

土茯苓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5-06-21人气:作者:百科知识大全我要评论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介绍了一个用土茯苓充饥的故事: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期,所遇困难重重,庄稼被水淹,缺衣少食。于是大禹一边忍饥挨饿,一边治理洪灾。有一天,大禹走到山间巡查灾情,所带粮食都吃完了,觉得饥饿难耐。凭借当时特有的生活经验,随手挖了一种植物的根,就吃了几口,味道还不错。由于采挖得比较多,吃不完的就留在山上,因此得名禹余粮,也就是大禹遗留的粮食。

李时珍还介绍了土茯苓治疗杨梅疮(梅毒)的故事。李时珍指出,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杨梅疮流行,用轻粉等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时不时会复发,而且对人体的毒性很大,使患者出现肢体拘挛、全身溃烂等症,后来有人发现土茯苓有效,并广泛应用,土茯苓逐渐成为治疗杨梅疮(梅毒)的要药。它的发现也是因为一个得了杨梅疮的人,因多方治疗无效,他便隐居在山野间以度残年,喝着山间泉水,采食野果,生吃土茯苓。神奇的是,幾个月后,他的病居然好了,遂领悟到土茯苓具有治疗杨梅疮的功效。此后他戒除恶习,潜心学医,把这个治疗方法传给世人,后来成为当地的名医。由此可见,土茯苓治疗杨梅疮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状茎,夏季或秋季采挖,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本草正义》载:“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生草药性备要》提到:“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效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相关文章

  • 枸杞红枣水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起到什么效果呢?

    很多人只知道枸杞红枣是可以养生的,但是并不知道具体可以起到什么功效,很多问题是枸杞和红枣并不能起到缓解效果的,但他们不了解,还是试图想用枸杞红枣水来改善,但并没有效果。那么,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了解到枸杞红枣水的功效和作用具体是哪些,以后就不会错用啦!..
  • 睡前生嚼几粒枸杞子一段时间后会有这些改变

    枸杞子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食物枸杞子既可以做为食物食用也可以用做药物,枸杞子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枸杞子很容易保存,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着吃枸杞子的习惯,睡前生嚼几粒枸杞子也是很有好处的。 枸杞子,味甘,平,是药食..

关于百科知识大全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百科知识大全】 版权所有:百科知识大全 | 蜀ICP备202002978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提供以及部分原创,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