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大全|植物知识|动物知识|生活技巧|健康养生|法律知识|法律案例|电脑技巧|手机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养生 → 明日立秋,养生指南请收好

明日立秋,养生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5-06-21人气:作者:百科知识大全我要评论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那么,立秋该怎么养生呢?

1、饮食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津液,饮食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可补充夏季的消耗。如何科学进补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专家建议,可以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根据体质及身体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调补。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可以补充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等具有清补功效的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建议大家平时可多吃丝瓜、莲藕、冬瓜等,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等,但是,切忌吃生冷食物以及暴饮暴食,这对人的肠胃非常不利,所以,大家需要注意饮食。

立秋<a href=

2、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起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有一定意义。

立秋起居.jpg

3、适当的运动

秋季天气干燥却也凉爽,秋天是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所以适当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运动的量也是循序渐进的,达到出汗即可,锻炼的项目可以是太极拳、瑜伽等一些中医养生操,可以强身健体,但不要出汗过多,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的人。

太极.jpg

4、愉悦的心情
立秋,天气虽仍很热,但湿度已没有夏天的大。因秋季的气候特点之一是干燥,按中医理论,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要注意内心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

相关文章

  • 枸杞红枣水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起到什么效果呢?

    很多人只知道枸杞红枣是可以养生的,但是并不知道具体可以起到什么功效,很多问题是枸杞和红枣并不能起到缓解效果的,但他们不了解,还是试图想用枸杞红枣水来改善,但并没有效果。那么,通过这篇文章,大家了解到枸杞红枣水的功效和作用具体是哪些,以后就不会错用啦!..
  • 睡前生嚼几粒枸杞子一段时间后会有这些改变

    枸杞子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食物枸杞子既可以做为食物食用也可以用做药物,枸杞子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枸杞子很容易保存,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着吃枸杞子的习惯,睡前生嚼几粒枸杞子也是很有好处的。 枸杞子,味甘,平,是药食..

关于百科知识大全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9 【百科知识大全】 版权所有:百科知识大全 | 蜀ICP备202002978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提供以及部分原创,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